五個成功致富的富貴基因

2006020708:27
基因1重視儲蓄習慣,關心國內外情勢,時間管理佳

在致富關鍵因素方面,受訪的有錢人認為致富最關鍵因素是專業知識及技能、理財規畫與儲蓄習慣等三項。但是一般投資大眾前二項因素雖然和有錢人一樣,第三項因素卻是良好的健康狀況……

富貴基因2 理財EQ高,較一般人更能控制情緒與欲望

調查亦發現,五成以上有錢人認為運氣是累積財富的重要因素,比一般人明顯高出許多。這可能是有錢人一旦致富後,反而較謙虛,將一切歸諸於運氣。從王永慶的例子就可以得到驗證。去年《今周刊》專訪經營之神王永慶,適逢台塑四寶總營收創歷史新高,王永慶只淡淡的說「碰到了!」他的意思是運氣好剛好碰到了,而不提自己有多優秀。

至於是理財EQ、還是理財IQ對累積財富比較重要?有錢人和一般人都認為理財EQ比較重要,但是有錢人同意理財EQ比較重要的高達八成三,而一般人只有三成五。
《今周刊》此次訪問一位身價四、五十億的富豪,他直言:「想要致富,必須比別人會控制自己。」所謂控制自己是指理財的情緒穩定,不要貪或怕,譬如自己手上股票不漲時,就一直想著別人手上狂漲的股票,如此一來很容易追高殺低;還有節制消費,把錢省下來做投資,這些都需要有自我控制能力,也是所謂的理財EQ,因此沒有理財 EQ,就不會有財富……

富貴基因3工作、理財皆勤奮,在乎手中每一塊錢

據透露,春天酒店董事何麗玲有次跟友人抱怨道:「我想了一個下午,我那五十塊錢到底是丟到哪兒去了?」身價好幾億的何麗玲會這麼問,頗令人驚訝,但是如果看了調查結果,或許你就會明瞭,她之所以會有錢的原因。有錢人珍惜手上的每一塊錢,積沙成塔,他們清楚金錢的重要性,不隨便浪費……

富貴基因4 二○%年收入投資股票與基金,而且自行做決策

在理財方面,有錢人對投資報酬的預期以每年六%到一○%為最高,其次是一○%到二○%,普羅財經林建鋒董事長認為,有錢人的投資行為穩健,而且也不貪心,六%到二○%是合理的報酬預期。至於投資的配比,四成二的有錢人投資股票與共同基金占財富比率二○%(含以下),這個數字與美國富翁大調查的二○%相近……

富貴基因5 配偶精打細算、家中有編列預算的習慣
有錢人的配偶是什麼樣的人?有錢人同意自己配偶是屬於精打細算型的是不同意的三倍,而一般投資大眾認為配偶不是精打細算型的比率較高。美國富翁大調查也呈現同樣結果,所以說如果另一半對錢財也控制得當,小心翼翼用每分錢,有助於家庭財富的累積。

另一方面,不論有錢人或一般人都同意能不向人借錢就不向人借錢,有錢人同意的比率比一般人更高一些。在理財與賺錢上面,所有受訪都認為與其花時間賺錢,不如花時間理財,大家都認為理財比賺錢重要。在編列家庭預算方面,有錢人較有編列預算的習慣。張菲多年來編列家庭預算,嚴格控管支出,結果他的財富累積較一般人為強,就是這個道理……

了解有錢人的富貴基因之後,如果你也有致富夢想,打造自己的富貴基因就從今天做起!(更多精采完整內容,詳見《今周刊》新春特刊加厚版共242頁)

5項基因改造行動讓你擁抱財富

◎今周刊/謝春滿、歐陽善玲

富貴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國內外調查都發現,絕大多數富人的財產,是自己努力獲得,而非繼承;既然如此,如果你現在沒錢,那麼移植富人的基因,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可以這麼做……

看了這麼多有錢人致富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富貴基因,你是否也想有朝一日躋身富翁之列?現在就從以下五件事起步吧。

一、培養致富的企圖心

「想要有錢」的企圖心是打造富貴基因的第一步驟,此次,訪談多位千萬富翁與億萬富翁,發現幾乎每一個人在成為富翁之前,都有強烈想要致富的企圖心,這股強烈的企圖心,驅使他們找出致富之道。

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一項致富守則:「如果你的目標是過得舒服就好,你就很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錢;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賺大錢,那麼你最後很可能會舒服得不得了。」這就是有無致富企圖心的最大差別……
二、向富人學習節儉

有了想要致富的企圖心,接下來最重要是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雖說節儉不會致富,但是幾乎每個富翁都很節儉,這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七成以上的國內富翁都自認很勤儉。

台北富邦銀行理財區督導洪淑琴與新光金財富管理中心籌備處襄理湯守民,一致認為有錢人都很節儉,即使已經家財萬貫,但是對小錢仍然很在乎。

例如貴賓理財中心對VIP客戶的手續費都有一定折扣,他們仍會要求再多一些。一位理財專員透露,她常常碰到一些有錢客戶,有時銀行列帳時少給了幾塊錢,他們都會要求銀行補給他們。

被譽為「賺錢之神」的《財訊月刊》創辦人邱永漢,在《如何成為有錢人》書中強調,是否有撿起一塊錢的想法是致富關鍵。

他說,一般人都不會在意一塊錢,因為一塊錢不會富裕,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但是一百個一元集合起來就是一百元,一百個一百元,集合起來成為一萬元,真正有錢的人都明白「積沙成塔」這個道理,所以,想要成為富翁,就應該從重視一塊錢做起……

三、嚴以律己,徹底執行

學習節儉若為移植富貴基因的基礎工程,那麼執行力與自律便是核心。訪談了這麼多有錢人發現,執行力是他們成功致富重要因素。「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在這些人的身上得到驗證,科技富翁每天只要有空,就蒐集產業與公司訊息,十多年來如一日,從未間斷。

在公務機關任職的學生公寓出租大王楊先生,知道房地產會讓人致富,利用下班之餘執行他的投資計畫,一般人也許知道這個管道可以賺錢,但是缺乏執行力的人,永遠都在原地踏步。
人頭馬品牌大使束煥新,嚴格執行把錢存在房子裡的投資方法,儘管因為貸款壓力,必須克制許多消費欲望,也不改其志。

普羅財經董事長林建鋒認為,這都是執行力的展現,而執行力的根本就是自律,但是這也是多數人最缺乏的基因。很多人覺得偶爾超支一下又何妨,最後演變成支出失控,但是富者卻不是如此,他們嚴格控管財務,清楚生活上任何一筆花費,在投資方面,他們也謹守紀律,一旦決定方向,不會輕易改變,這也是紀律的表現。

四、顧好本業,再做投資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以投資專家的角度說明「富貴命」不是靠上天給的,而是藉由一套有系統的理財策略,將「富貴基因」一步步移植在自己身上,擺脫貧窮走向致富。而「移植基因」的基本步驟,就是做好本業,及充分的資產配置規畫。張錫指出,所謂本業就是投資自己,找到適合的工作。行行出狀元,若有一份讓自己樂在其中、事半功倍的工作,收入不會太差,就至少有五十分。他提醒一般上班族,千萬不要為了投資而辭掉本業,一旦投資失利,會兩頭落空,人生將會非常悽慘……

這次調查同時也發現,有錢人比一般人更努力工作與投資,因此如果你有心打造富貴基因,先學習有錢人,更努力工作,花更多心思做理財規畫。

五、培養理財EQ 與膽識
具備了以上基因之後,最後的重點是要有理財EQ與膽識。這次調查顯示,接近八成五的有錢人認為理財EQ比理財IQ還重要。

理財EQ可以靠後天培養的,林建鋒董事長表示,他發現有錢人都超乎常人冷靜,不隨市場起伏而變動,當市場很熱絡時,他們不會衝動行動,但是當市場低迷、大家都在賣股票時,有錢人反而大膽逆勢操作,趁便宜進場撿股票,理財EQ最重要的精髓在此。

至於膽識則是有錢人一定要具備的基因。台北富邦理財中心督導洪淑琴認為,有錢人會在一定風險範圍內投資,試問如果過於保守,只肯把錢定存,怎麼會變有錢?

因此想富有一定要做投資,投資一定要有膽識,如果過於縮頭縮腳,不會成功的,畢竟用人的兩隻腳去追四隻腳的錢很慢,若用四隻腳的錢去追四隻腳的錢,才會有致富的可能。